玻璃之家讯:本篇文章内容由[]编辑部整理发布:
近期,玻璃价格反弹幅度创今年最大,特别是作为风向标的沙河市场涨势疯狂。每年9~10月是传统玻璃行业的销售旺季,今年玻璃厂家均对传统旺季有一定的预期。 目前看来,玻璃行业有望走出今年上半年的颓势,但业内人士称,从中期走势看,市场仍然难言乐观,这一轮“涨价”也许是整体下跌中的小憩。玻璃停产复产成本较高,厂家不敢轻易熄火,玻璃行业饱受诟病的产能过剩问题始终未有大变动。 触底强劲反弹 8月中旬以来,平板玻璃(词条“平板玻璃”由行业大百科提供)市场走势强劲,尤其是作为风向标的沙河市场,价格几乎是一日一涨。分析师张莉莉表示,在沙河市场,价格连续小涨并不稀奇,但令人吃惊的是涨价狂潮连续10天之久,涨幅高达17%,“沙河薄板价格已涨至53.1~57.8元/重量箱,较10天前价格涨了8~9元/重量箱”。 业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以及生产企业的联合抬价铸就目前的行情。拉货者存在一种“今天不拉货,明天就涨价”的焦急心态,使生产企业的大门口排起了拉货的长队,个别厂家甚至出现了“一货难求”场景。玻璃厂家一般是提前一天通知涨价,因此买家会争先恐后抢在涨价前一天拉货。 沙河市场的疯涨也带动了周边市场的调涨。8月25日,华北地区玻璃生产企业召开行业会议。由于各厂家出货明显加快,加之多数业者对“金九银十”行情存有信心,会议协商决定近日生产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调涨价格。 近日,沙河市场价格虽然趋稳,涨价狂潮已暂时告一段落,但玻璃市场的底部行情已经确立。每年9~10月是传统玻璃行业的销售旺季,今年玻璃厂家均对传统旺季有一定的预期。 9月上旬,玻璃价格会有所上调,但是时间不会很长,大约在11月中旬价格会持续稳定下来。 山东巨润建材(词条“建材”由行业大百科提供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匡永军与焦勇刚也持同样观点,认为较前几年来说,销售量虽有所下滑,但是随着“金九银十”玻璃价格反弹是必然,但是幅度较难把握,反弹价位不会很大,时间会没有往常时间长。“房地产市场不太理想,今年旺季在反弹时间上比往年要有所延迟,且持续时间可能较短。10月份之后产业矛盾会更加突出,部分企业会很难过。” 玻璃期货专家认为,短期内维持弱势震荡格局的概率较大。尽管当前并没有新的仓单产生,但因各厂库企业实际价格处在较低水平,多头资金拉涨的空间不大,信心不足,因此,期价反弹高点将在最低仓单成本附近。 中期难言乐观 从上述市场人士的观点中,不难看出对于后市的一丝忧虑。目前,业内及证券市场人士均认为,玻璃市场中期难言乐观。 “此轮的反弹是整体下跌中的中场休息,产能去化尚未开始,因为仍有20余条生产线等待投产。而且,传统旺季企业虽略亏损却停产冷修的意愿不强,这种状态可能要延续到10月中旬。本轮玻璃的底部还远未出现,估算可能要到2015年中期。”国泰君安最新研报则传达出并不乐观的看法。 实际上,今年上半年平板玻璃市场便十分不佳,4、5月利润与一季度相比,下降65%,主要原因在于产能严重过剩、库存增加导致的价格下滑。在现货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,期货市场延续低迷行情,主力合约持仓量下降,价格跌破1000元/吨,处于玻璃期货上市以来最低点。 依据平板玻璃连续性生产的特点,企业保持合理库存有利于抑制市场波动,也是生产过程和开展营销的常态。但是库存过高将会占用大量资金,一旦资金链断裂,企业生产将不能维持,导致企业倒闭。今年上半年,平板玻璃企业库存量大多达到20天产量的水平,个别企业甚至超过30天,使行业面临2010年以来最高的库存压力。 过剩的产能是推高库存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截止到2014年6月底,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企业89家,共计投产312条浮法玻璃生产线,浮法玻璃总产能为11.28亿重箱/年。其中:在产生产线246条、产能为9.41亿重箱/年;停产冷修生产线66条、产能为1.87亿重箱/年。加上压延玻璃,平板玻璃总产能12.68亿重箱/年。 作为产能过剩重灾区的玻璃行业,为何始终停不下来?业内专家表示,玻璃生产线的复产成本很高,少则几千万元多则几亿元,企业轻易不愿意停产,即使亏本也希望能撑到旺季,所以产能过剩缓解情况并不明显。 行业专家认为,从过剩性质分析,当前平板玻璃已是实质性过剩,不同于正常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周期性、阶段性过剩,但从性质分析,有明显“结构性”过剩的特征,一般建筑工地用普通浮法玻璃严重过剩,而优质浮法玻璃及特殊品还需进口,如高端汽车玻璃、高速列车和飞机用超硬玻璃、硼硅酸盐防火玻璃、电子工业用超薄玻璃等。每年进口额达100多亿元,对外依存度为15%~20%。 环保压力加剧 让业界忧虑的另一原因便是下半年环保的重压,将大幅推高玻璃企业的成本。 去年以来,很多城市深受雾霾之痛,环保政策的日益严厉,也使本不乐观的玻璃企业“雪上加霜”。为了达到新的环保标准,生产企业要么上马并运行全套脱硫脱硝装置,要么改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(同时也需要配套脱硝装置),这无疑增加了玻璃企业的生产成本。 “我们的生产线目前在装脱硫脱硝设备,预计后期成本将增加每吨60~70元,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体生产成本。”倪俊虎说。 政府相关政策规定,脱硫脱硝安装的最后期限为9月底,届时成本端开始大面积影响玻璃利润,进入10月份,大部分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将无法维持正常运营。 专家表示,由于目前煤炭价格的下行,以煤炭为燃料的玻璃企业目前成本大约在850~950元/吨,基本处于盈亏状况的边缘。而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玻璃企业成本大概在1150~1200元/吨,其亏损状况要远大于以煤为原料的玻璃,对中小型企业来说,是致命的一击,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快行业整合速度。 目前,我国玻璃行业集中度并不高,前十大生产企业旗滨、华尔润、信义、迎新、中玻、金晶、台玻、南玻、安全、长城占全国总产能的50%左右,这与国外70%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。所以,从中长期看,为了行业长期更好的发展,新一轮企业兼并重组不可避免,目前的市场情况就是新一轮兼并重组的前奏。【完】玻璃之家是专注于玻璃,幕墙玻璃,玻璃幕墙工程十大品牌的新闻资讯和玻璃,幕墙玻璃,玻璃幕墙工程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和网上购物商城,敬请登陆玻璃之家:http://boli.jc68.com/